关于对澳大利亚教育的介绍(尹艳芳)

作者: 时间:2009-09-20 点击数:

作为外派的老师,我们首要的目的就是观察他们的教育,了解他们的教育体系,同时从我个人的角度上说,也是难得的观察他们世界的一个机会。

我想汇报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:

第一,定位问题。

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,主要是我们这次接触到了一个国内学生,已经是澳大利亚人了,计算机编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毕业了找不到工作,所以想到去NMIT职业技术学校,学Cisco好去找工作。

这给我感触很深,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哪?联想到我们本科生找工作的问题,我觉得是两方面定位问题。

1)是个人定位问题。学生对自己一定要有打算,不能盲目。自己想干什么,兴趣是什么;自己的能力适合什么,自己一定要清楚,定好位。想搞科研的,自己也有这个能力的,就扎扎实实学理论知识,考研究生。自己不适合搞科研的,想工作的,四年中就好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,实践能力,多拿几个证,好找工作。不要因为找工作不好找,考研,研究生毕业了也不好找工作了,再考博,下去几年,博士生毕业了也不好找工作。我觉得咱们中国的孩子普遍都缺少对自己的规划,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引导咱们的学生,在大一大二的时候,就做好自己对自己的定位,对自己的规划。

2)另一个是学校教育定位。澳大利亚分的很明显。

NMIT这样的职业学校,有很明确的目标,就是职业培训,出去就能工作,强调你的动手实践,所以有大量的实践场地。

像我们计算机,先讲一点理论,然后一步一步,路由器怎样配置,怎样编程,非常详细,老师基本是手把手的教。

墨尔本大学就是科研性的大学。当然学生的水平也高,动手实践全靠你自己,给你个大作业,你自己去完成。图书馆里挤满了人,自己查资料,自己解决问题,交的大作业好的贴出来。

可是我们既不能像NMIT这样,手把手教,太职业教育化了,也不能像墨尔本大学那样,咱们的学生也没人家的水平,我们如何定位我们的教育哪? 个人感觉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。

第二,教学和学习的方式。

NMIT计算机的课程,我听了他们几个老师的课,他们在那里上的方式跟外教来这里授课的方式差不多。但是气氛非常的不同,学生听不懂了,打断老师,或者下课围起老师问,学生,哪怕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也比我们的学生更活跃,更主动。。咱们更多的是被动接受,他们更多的是主动学习。

他们讨论的积极性,给我触动较深。我特别喜欢他们上课讨论的方式,当你讨论或者问的时候,实际上你已经思考了,并说出来,这是一个整理过程,然后听取别人的观点,然后再思考加工……这样讨论后,你就能真正的掌握了这个问题。 可是咱们的学生课上不讨论,课下跟同学也不讨论,只知道记住了考试,怎么会真正学好那?我还碰到一个学生问老师问题,他们讨论了一个多小时,我就在旁边等着。我感觉他们的主动性要远远好于我们。

除了讨论,和随堂动手实践这两个方面有差别外,其余的教学的方式也跟我们差不了多少。

这是我个人的认为。当然观察时间太短,可能比较片面。

第三,教育的管理。

当然他们的职业教育有个体系,估计赵主任也讲了。澳方代表裘文斌,给我们要求的时候也非常多。我跟他们计算机的几个老师聊,找到了要求他们每门课都有的档案夹,这是他们档案夹的内容:

这是对应的这门课教材,我现在就讲他们的这门课。

开始我们要求他们教材的时候,他们一再说,他们没有教材,都是自己准备的材料。我发现也并不都是这样,有的课没有,例如我听得沟通的课,的确没有教材。但其他计算机的课,都有教材。外教luke也把一些课的教材给我了。

当然有些教材是他们自己准备的。

这是一些实验的补充:

还一个特点,的确老师会给学生准备大量的材料,我们在听课中也发现了。

问题是这些材料的费用怎么办。他们给我们了一些外方的教材,需要扫描成电子档,一块钱一页,还有给他们复印这些材料

但他们同样的规定,我看到的这几个老师水平和课堂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。教学是一个良心活,并且的确没法测量的,他们的规范规定不了,咱们的教学评估也评不出来。怎样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水平我觉得倒是更重要的。像给我们这次机会来提高我们的素质。

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了解别人的教育,别人的世界;这次外教luke也给我很大的帮助,帮助我了解他们的课程体系,每门课主要内容是什么,安排我听课,以及寄给我一些教材,资料等等,真是非常感谢。我自己真的从中受益匪浅。非常感谢大家。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7号   电话:0531-58863198   传真:0531-58863198   Email:skdjnio@sdust.edu.cn   邮  编:250031